5D艺术网首页
商城
|
资讯
|
作品
|
博客
|
教程
|
论坛
登录
注册
加为好友
发短消息
来自:
性别:秘密
最后登录:2018-11-11
http://edu.5d.cn/
首页
|
新闻
|
话题
|
博客
|
相册
|
艺术作品
|
社交关系
|
留言板
|
社交圈
2005/11/24 | 住院花费500万 富人都跟医院急了?
类别(时事聚焦)
|
评论
(0)
|
阅读(29)
|
发表于 16:47
www.XINHUANET.com(新华网)
2005年11月24日 14:15:57 来源:发展论坛
按
:
长期以来,由于国家财力的不足,我国确立了以药养医的政策,对医院只给政策不给钱,允许医院从药品和诊疗中获得适当利润以维持正常运营。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医院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渐渐背离政府办医院的初衷,把患者看作利润的来源,看病越来越贵,医患关系日趋紧张。中国的医疗常被讽为“富人的俱乐部”,说穷人是小病挺着,大病等死。这回的案子,终于连富人都受不了了。
[
新闻背景
]:
今年8月6日,翁文辉因抢救无效在医院病逝。在料理后事准备和医院结帐时,一个意外的发现让翁家对那一摞巨额的收费单开始产生了怀疑:在住院收费的明细单上,记载着病人使用过一种叫氨茶碱的药物,但是翁文辉对氨茶碱有着严重的过敏反应。
收费单背后还有什么?几经努力,翁家8月12日从医院复印到部分病历资料,这些病历非但没有解决他们的疑惑,相反,带来的是更多的不解和震惊……
如果加上自购药,两个多月时间,翁文辉的医药费超过500多万元。但是这500多万元,家属认为很多地方花得不明不白:为什么严禁使用的过敏药会出现在收费单上?病人去世后的化验费用是怎么产生的?一天之内,又怎么能输入106瓶盐水?这些仅从常理来看就让人难以置信的问题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近看原文
]
[/size]
[
论坛热议
]
患者翁文辉的妻子富秀梅:
一天给用了106瓶盐水,加上葡萄糖用了20瓶,将近100000毫升,那要装水桶装多少桶,我们想想看,何况用血管给你输进去,这人能活吗?不能活吧。
[/b]
[/color]
[color=#ffffff][b]
网友留声:
这回终于连富人都受不了了?
整个的医嘱跟这个帐单如此大量的不符,那么现在看到的那是触目惊心,第二点在整个的治疗过程中存在着对患者这个医疗资源的这种浪费的现象,实际上确实患者家属他的经济实力很可观,但是你这个医疗资源从我做医生的角度我希望它用的恰如其分,就是说好钢用到刀刃上,在能达到目的的时候就可以了,这种过度的治疗包括过度治疗背后的东西,是我所不能容忍的。 ——翁文辉的主治医生王雪原
[/color]
西门吹牛2:
[color=#000000]说实话,花钱多倒也未必就能挽回生命,问题在于这个收费实在是不可思议,让人愤怒,太黑了!跟有钱人都解释不清,平民百姓呢?谁来关心?
半疯半傻:
唉!当抢钱成为一种本能时,奇迹就发生了:浙江的患者因无钱被直接送到火葬场;黑龙江的患者花了550万人财两空。穷人富人,闹了半天都是听天由命,原来这医院比天还大!
新华网友:
哈哈,这“哈大二院”哪是医院,简直就是虎头山的土匪窝.那老太太蛮不讲理,十分可恶,贫下中农的医院都这样收费,她脑子进水了,以为现在就是“英特纳雄耐尔”时代?有病吧?不过,也不能全怪她,这是中国医疗界的腐败和悲哀,如果稍为少算点钱,如果记者不介入,那事情又会怎样?天底下还有多少这样的冤屈事?
新华网友:
尽最大的努力抢救,就仅仅是高额的医药费吗?水平能力怎样?不会 是医院只重视经济利益而忘记了医生最重要的职责——救死扶伤。
新华网友:
在今天这个社会下,金钱的权力已经大过了一切,连白衣天使也没能 躲过,我为我们的社会悲哀!为我们的国家担心。
新华网友:
看到这些,听到这些,我想哭,以前我们是怎么称呼一个医务工作者 ,白衣天使,天使……我首先不说花多少钱,结果是什么,当面对记者提到的问题,作为教授,主管医生,面对全国观众……为黑龙江人,我为他们感到悲哀,不要说他们是什么,作为起码的人来讲,够吗?
明眸看世界:
这位病人在ICU病房的两个月期间,他在被病房收取的费用有130多万,那么假如是一位贫下中农的病人应该被收取多少钱呢?对医院来说好不容易来了条大鱼,此时不宰,更待何时?
aiguozhe1983:
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费用,我的母亲就在一家医院工作,我也知道他们医院的一些做法。我觉得这550万有很大一部分是医生胡乱开单子,把别人的药也开在了这个患者的单子上(比如医生自己的亲戚之类的),或者开了单子,自己拿药,然后可以自己用,医院有很多名贵的药材的,他们完全可以把药名换掉。反正患者家里有钱,他又不懂医院的猫腻。
我来附议!
谁还相信人民的医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外科重症监护室主任于玲范:
我觉得存在一个信任问题,你到我们这里来就医,为什么现在叫信任危机,我觉得就是患者和患者家属对医生的信任危机,他不信任你,你就没有办法,你怎么跟他说,就像这个患者,他可能都不一定相信。
就是因为他这个病实在是太重了,他要求我们医护人员全力抢救,全力抢救的代价就是得高额医疗费。……这个患者我们付出了百分之二百的努力,现在我们也不明白他为什么就是一定要就不满意,不满意他三十多条,我们医院每个都进行调查了,他说那些东西甚至我们最后连收费几分钱的都给他查到了,我们不但没有多收他还漏收了130多万。 ——
[size=+0]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外科重症监护室主任于玲范
质疑没问题,我们在调查的过程中可以说调查的结论并不像患者家属所想象的一样,我们二院我可以说就是一所人民的医院、一所农民的医院,要用过去的话来讲,就是一所贫下中农的医院,我们就是为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从来不用自己的特权去索取自己身外的任何利益,我们的医护人员能够做到。——医院党委副书记兼纪检委书记杨慧
年老无知:
按照于教授的意思,没有高额的医疗费代价就没有医生的全力抢救了?
喜子007:
一天输了80000ml的血——大家应该相信人家医院嘛,就是输了这么多啊。医生当然都知道一天输这么多的血当然会死人的,而医生故意给病人输这么多,那当然就是故意谋杀喽,那这个病人当然不是病死的,当然是医生谋杀的。所以,病人家属应该以谋杀罪控告医院。
桌子上的马:
在医院和富人面前,我们站在富人一边。这其中的道理让人深思。我们还是有理智的。
fansenwei:
大家注意了,哈医大二附院少收了病患130万的ICU特护费,67天130万特护费,折合平均每天特护费1.94万元,老天爷,这ICU有谁能住得起?人工设备折旧都算上去?算他人工2400,其他费用2000,折旧费1.5万,要是他的设备寿命5年,那它的设备总值大概就有2700万,医院的设备可能只用5年么,要是用上十年,那就价值超过5000万了!鬼才相信他的ICU病房设备能值5000万!病患家属购买寄存在ICU的400万药品,院方私自挪用额外赚钱,这跟抢劫偷盗行为有什么区别?院方应该说明这些药品的合理去处!
我来附议!
医患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患者和家属的知情权得不到有效保证
水利部总医院原副院长心外科专家马育光:
67天左右,耗资550万,我觉得这个是创造了中国之最。
北京是一个高消费地区,根据卫生部有关规定,我们收费应该是比较合理才对,在北京三甲医院抢救比较重的病人每天耗资在三千四千是可以理解的,这个病人平均每天我算了一下帐,交八万多这是绝对不能理解的,就以医院它自己,自己报的一百三十八九万,平均每天也在两万以上,现在的病人对卫生界反应比较强烈的是看病难、看病贵,这样的收费,我觉得不是我们老百姓所能认可的,作为我们同行,我们觉得也很惊讶。——
[size=+0]水利部总医院原副院长心外科专家马育光[/size]
新华网友:
为什么记者在北京找来的专家竟是已退居二线的?可见此种现象并非少见,只不过火玩得太大了,出了洋相。管理的混乱,监管的缺失,让私欲恶性膨胀,这样的结果气愤但不奇怪。小医生跳出来说真相,不相关人等的沉默是明智的。
砂粒:
最耐人寻味的应该是这段话!“为了进一步了解事情的真相,我们联系了北京的多位有关专业人士进行解答。在被各家大医院的医生和专家一一拒绝后,才联系到一位愿意接受采访的专家。”——现在不仅是官官相护!还医医相护!有谁敢出来说一句公道话?怕的就是被同行来个反揭发。最后还是退了休的说了公道话!
我来附议!
[/b]
[b]期待结尾
对于这起巨额医药费事件,卫生部等部门接到患者家属的举报后,已经组织调查组前往哈尔滨展开调查,相信在问题查实之后,有关的责任人会受到严肃的处理,但是我们希望这次调查不仅仅是针对一起医疗纠纷理解责任做出处理,更多的是对医院乱收费的监管机制作出思考,从这个意义上更多患者的权利才会得到保护。
黑白石:
希望这最后的一关能给患者一个说法。如果这最后的一关不能给患者一个满意,政府还何谈信誉?
陈述w'j'j'g'b :
忠告患者家属:您家如果有危重病人送医院要切记:
1、在送医院前千万不要到处托人,托哪位有脸面的人找医院领导给予关照,指定哪位名医负责治疗,否则会导致哑巴吃黄连;
2、如果是公费的,也最好不要让医护人员知道;
3、陪同的人要留意每一天的治疗情况,吊的什么盐水,用的什么药,作了哪些检查?化验了哪些项目?输氧的时间等等(监护室不让进,可以在医嘱上看到);
4、陪同的人要交接好,核对每一天的治疗情况,发现异常(违背常规的用药、检查、剂量等)立即向医院指出;
5、探望的人不要川流不息,越少越好,探望病人的礼品要简单。总之,不要让医生知道患者的亲朋好友很多,子孙满堂,有钱,支付医疗费没有问题;
6、保留好药品的外包装。
新华网友:
我希望有关部门一查到底,不要护短,更不要不了了之,给患者家属,也给我们这些小老百姓一个公正的说法。因为我们不想让心目中的白衣天使变成旧社会的周扒皮!我们还是坚信社会主义好!
无小名卒:
就因为是医院,不是别的地方,所以那些衣冠禽兽就打着给人治病的幌子,摸透了病人家属急切想把病人治好而不惜一切代价的心理,才是他们得逞的,真是心痛,国家医药总局这个时候在干什么啊。
醉美湘西:
“钱与生命不是等值的,生命也许可以换回钱,但钱不一定可以换回生命!预防比治疗更重要!不要等生病的时候才想到治疗,而是要预防生病。
我来附议!
[b]
言论回顾
[/b]
……在服务体系改革和建设方面,简单将医疗服务机构视同于一般企业,选择了一条过度市场化的改革道路。集中计划体制解体以后,医疗服务机构从全部依靠政府拨款,转向在相当程度上依靠医疗服务收入,强化自身经济核算是正确的选择。但政府因此而放弃自己的责任,企图通过鼓励创收来实现医疗服务机构的自负盈亏,就偏离了医疗卫生服务于社会的大目标。医院与社会、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鼓励医疗卫生机构追求经济目标,必然损害社会和患者的利益。在医疗费用筹集与分配方面,忽视疾病风险与个人经济能力之间的矛盾,忽视风险分担与社会共济,也违背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要求。此外,将医药生产流通企业视同一般的生产企业,放弃了必要的监督和规制,也是一个明显的失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在总体上陷入既不公平也缺乏效率境地的同时,自然会产生既得利益群体。
在前一阶段医疗卫生体制的市场化改革中,既得利益群体主要是部分医疗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以及部分享受较高医疗保障待遇的社会成员。
由于信息不对称、谈判能力的差别,以及其他体制缺陷因素的存在,既得利益群体对改革方向的影响不容忽视。它是导致合理的改革措施难以推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逐步偏离合理方向的一个重要因素。……按照以上制度设计,在基本医疗服务领域,前述医药不分、以药养医等问题应当可以彻底杜绝。政府工作的重点应主要集中于非基本医疗领域,特别是营利性医疗服务机构。
主要的调控手段一是在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基础上严格限定医院的收入比例,全面推行医药分开;二是辅之以严格的价格监管和相应的惩戒手段,最大限度地控制医药合谋问题。
(节选自《
国务院研究机构对中国医疗改革的评价与建议
》)
……不要一味地谴责医生,有病看医生天经地义。医疗市场化,政府把医院推向市场,医院把医生推向市场,这样医疗这个特殊的商品,只能通过医生的手交给你,医疗市场化诸多弊端必然首先反映在医患之间,至于医院为了生存,就不得不操作相关的内部潜规则来应对,药价不是医院定的,各种收费标准是政府定的,医院经常还要接受相关部门的检查,医院的工作人员也同样感到目前的医疗费用多数人是承受不了的,多数的医护人员还是经常设法如何减轻病人的负担的,但这毕竟有限,医疗涉及人的生老病死,关系人的基本生存权利,政府应当尽快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特色的医疗保障体系,国家卫生部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看样子要着手解决这个问题了,尤其是在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百分之八十的财富在百分之十五的人的手中时,解决多数人看病难的问题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节选自新华论坛:《
医改已经撞南墙 爬墙还是回头?
》)
[font=楷体_GB2312][/font]
[/b]
[b] 关联旧闻:
新闻中心
>>
国务院研究机构称我国医改工作基本不成功
新华论坛
>>
医改已经撞南墙 爬墙还是回头
?
网评
>>
如何看待卫生部否认医改不成功
0
评论
Comments
日志分类
首页
[763]
时事聚焦
[452]
言论and历史
[292]
五花八门
[19]
备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