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22 | 任志强怒火中烧接近失控:房产就该暴利
类别(时事聚焦) | 评论(0) | 阅读(15) | 发表于 17:11



北京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



[/font]

任志强放炮:房产就该暴利
经济学家易宪容驳斥:低端产品同样需要品牌
“房产品牌就应该是具有暴利的。”在上周六举行的“2005首届中国地产品牌价值评估与品牌评选活动”论坛上,房产商任志强的一句“表白”令举座皆惊,而其发言后的断然离场,更使“对头”易宪容为失去了反击的机会而连叹可惜。
此次论坛,包括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阳光100置业集团副总裁范小冲以及鹏润地产CEO童渊等业内大佬悉数出席。在记者进行的现场采访中,不少老总并没有掩饰自己内心的尴尬,“现在开发商的名声就像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这种现状必须得改变一下了”。
尽管大部分老总表现得非常谨慎,但一向以“敢说”著称的任志强却再次令全场气氛陡然紧张。“没有巨大的利润支持,无法建设品牌,因此房产品牌就应该是具有暴利的。”当任志强面色严肃地说出这句话时,立刻引发全场一阵骚动。在发表完对品牌的理解后,任志强并没有等候参加嘉宾对话,而是立刻抽身离场。
对于任志强的离场,曾与其多次交锋的经济学家易宪容显得耿耿于怀。易宪容直言,“任总的观点绝对是错误的”。他认为,“品牌”并不是“高价”的代名词,低端产品同样需要“品牌”。同时,在当前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并没有形成真正“品牌”的环境下,开发商打着“品牌”旗号作为“暴利”的理由根本就站不住脚。(务名扬)


[font=楷体_GB2312]任志强:房产企业寿命3.5年 不可能百姓都买房









任志强:商品房给中高收入者住 不会考虑穷人






地产暴利下制造了富豪失去了啥?





短短一年间,一套54万元的房子就能上蹿到86万元,利润率高达60%。这样的“爆炸式增值”,在2003至2004年的上海楼市,是件寻常事。 近年来,全国各大中城市的房价纷纷持续上涨。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2004年全国房价涨幅达14.4%,比上年提高10.6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房价同比再升12.5个百分点,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中有34个城市房价还在上涨。面对“狂飙”的房价,人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助推了房价在节节高涨?[


全文


]
[/font]
数据:


[font=黑体]房地产居中国十大暴利行业之首 企业成纳税侏儒




在此次公布的2004年度中国纳税500强企业排行榜中,300名内都没有一家房地产企业的名字出现。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在此前一份调查显示,在中国十大暴利行业中,房地产企业居首位。



地产商:我们不是偷漏税大户 地产企业良民多


“税收500强中没有房地产企业,并不表示房地产企业不纳税,不能反映房地产企业的正常纳税情况,也不能反映房地产企业所做出的社会贡献。”华远集团董事长任志强直言。他认为,房地产企业从来都是各级地方税务部门审查的重点,房地产行业不但不少纳税,并且常常是与其他企业不同的预先纳税。



公布房价成本 "三赢"的好事为什么就是不办?



自福州市物价局7月初向社会公布房价成本清单后,江苏、浙江等地相继传出开始推行公布房价成本清单的消息。“清单”公开命运如何?记者在浙江和江苏两地进行了追踪调查。



公布房价成本如此难 藏有多少“难言之隐”?



目前全国仅有福建福州、江苏、浙江等少数地方进行了公布房价成本的尝试,而且也遇到了相当大的阻力,个中情形不能不令人生疑。作为房屋产品的消费者,人们不但迫切想知道房价的真实成本,而今看到“要不要公布房价成本”竟然演变成为一场火爆的争论,人们更是迫切想知道,那个被“上帝”拼命掩盖起来的房价成本,莫非隐藏着什么惊人的秘密?一旦将各地房价成本的真实数据公之于众,将会暴露出多少“难言之隐”?


[/font]




[font=黑体]房价成本揭秘 一份住宅成本清单





建1平方米商品住宅到底需要多少钱?房价虚高的数目究竟有多大?
8月上旬,记者在调研中获取了一份福州市有关部门测算的当地部分地块商品房价格成本对照表,在所列的23个楼盘成本目录中,商品房开发成本从每平方米1636元至3094元不等;销售均价从每平方米2500元至5500元不等。经测算,开发商的利润率平均约50%,最低的约为20%,最高的超过90%。其中利润率超过50%的楼盘有10个,呈现出楼盘越高档,利润率越高的基本特点。



楼盘“成本清单”背后的玄机



房地产商一直想捂的,正是普通老百姓想知道的。
数字是枯燥的,面前的这份楼盘“成本清单”,行内人一看就明白,但对普通消费者而言也许仍是一头雾水,更难以想象记者获得这些数据的艰辛。

[/font]



[font=黑体][专题]房价暴利揭密:建筑成本到底需要多少钱?




即便是面对疯涨的房价,面对因为高房价而四起的民怨,开发商、有关主管部门、一些地方政府还是众口一词,不言房价过高,纷纷以地价、建材成本上涨为由,为高房价寻找种种借口,譬如高地价催生高房价、成本涨带来房价涨云云。房价究竟是高是低、成本在房价中的占比究竟是多少?这些都该由谁、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定夺?





银行行长揭地产暴利黑幕






在目前这个特殊的经济发展阶段,要控制房价,而又不伤及行业的发展、金融体系、老百姓,最有效、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政府通过成本透明管理等办法,合理控制开发商的“暴利”,将开发商的利润空间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全文]









专题:北京国土局揭秘土地成本



国土资源部同时还对全国51个城市2004年的土地价格进行了调查。张维表示,按照国土部的数据,2004年,全国的土地平均价格为1198元,比2003年上涨了6.1%,其中,住宅用地的土地平均价格还要略低一些,为1128元,只比2003年上涨了5.4%。
0

评论Comments

日志分类
首页[763]
时事聚焦[452]
言论and历史[292]
五花八门[19]
备份[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