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D艺术网首页
商城
|
资讯
|
作品
|
博客
|
教程
|
论坛
登录
注册
加为好友
发短消息
来自:
性别:秘密
最后登录:2018-11-11
http://edu.5d.cn/
首页
|
新闻
|
话题
|
博客
|
相册
|
艺术作品
|
社交关系
|
留言板
|
社交圈
2005/10/25 | 燕赵都市报:中国体育的举国体制之悲
类别(言论and历史)
|
评论
(0)
|
阅读(21)
|
发表于 12:11
十运会于10月23日在南京落幕。盘点本届全运会,在创造历届全运会规模最大、参赛人数最多的同时,也几乎囊括了时下体育圈的丑态———黑哨、偏哨、斗殴、假赛、下跪、内定冠军、兴奋剂……我们看到,中国竞技体育在粗鄙化进入市场的过程中,正在发生的一种畸变———不是走向市场化,而是走向市侩化。公正透明、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在这里已经沦落,代之而起的,是一切以名利为主,唯名是争,唯利是图。
反思全运会体育精神的沦丧,固然有运动员个人体育道德和体育修养不高的因素,但归根结底,还是我们现在仍然奉行的惟奥运金牌是举的举国体制。这种体制除了衍生种种黑幕和腐败,戕害体育精神外,对中国体育的伤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对国家而言,每年不惜花费数十亿元人民币来发展竞技体育,特别是将其中的绝大部分用于培养金牌运动员,而非国民健身强体,这既是对纳税人资源的浪费,更从根本上有违体育的宗旨和目的。
对运动员而言,他们不是抱着一种参与的态度从事体育,而是为了拿奖牌以及奖牌背后的名利,这必然使得他们不能快乐地投身于锻炼,而是以损害健康甚至生命为代价来博取一金。很多得不了金牌的运动员几乎把青少年最美好的时光都献给了体育,他们中的很多人除了所从事的体育外,并未有其他谋生的本领,因此,在市场经济下,这些退役运动员很难融入社会生活。
对体育官员而言,在举国体制的背景下,他们的命运也前所未有地和竞技体育运动的成绩联系在一起。每块金牌都包含着他们的悲喜,牵扯到他们的政绩和升迁。这无疑使竞技体育变成了官员的政绩工程。
今天人们固然还会为一场比赛而悲喜,体育固然还有激励人的作用,然而人们对体育的认识,正在回归体育的本质。像当年女排连冠所引发的全民族自豪感,或者中国足球队惨败于香港特区足球队所激起的“5·19”骚乱,都已一去不返了。所以,尽管雅典奥运会中国取得了世界金牌第二的好成绩,但会后社会对举国体制的反思和批判却甚于以往,这正是社会要求体育变革的反映。
可惜的是,对社会的这种变革要求,体育界并未进行充分回应。相反,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体育官员和研究者,为举国体制进行辩护。特别是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来临,从国家体育总局到各省市体育主管部门,举国体制在奥运的名义下被进一步放大和强化。
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中国的体育体制除了在行政和市场间挣扎的足球外,其他方面与20多年前甚至50多年前并无二致。这种情况是非常不正常的。个中原因很复杂,但有一个因素不能不提,这就是在中国的体育界,围绕着体育资源的占有和分配,形成了一个体育官员、获奖运动员及其教练,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利益链条。正是这群举国体制下的既得利益者,打着国家利益的旗号,阻碍了中国体育从金牌体育到群众体育的转变。
由此可见,要改革体育体制、推进全民体育,改变对体育的认知,使体育真正成为人的生活的一部分,这些工作的难度不会小于对奥运会的准备。但我们已无退路。举国体制不死,种种乱象和丑闻就会愈演愈烈,真实的竞技体育就不可能回归,公平竞赛的体育精神也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来源:《燕赵都市报》
0
评论
Comments
日志分类
首页
[763]
时事聚焦
[452]
言论and历史
[292]
五花八门
[19]
备份
[0]